Instagram上有大量的数据,每分钟就有超过25张的图片和90个点赞。为了确保所有重要的数据都能被合理存储并且及时得被提取应用,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分片(sharding)——也就是说,我们把数据放到多个桶(bucket)中,每个桶里都有一部分数据。
我们的应用服务器上运行的是Django, 后端数据库是PostgreSQL。对数据分片首先要决定是否要保留PostgreSQL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库,是否要采用其他的数据库。经过评估一些不同的数据库解决方案,我们最终确定最适合的方案是在PostgreSQL数据库集群上实现数据分片。
然而在把数据写到数据库之前,我们还要解决如何给数据(例如Instagram上发布的没一张图片)加上唯一标识符的问题。在单一数据库上的典型解法——使用数据库自带的自增主键功能——在当数据需要被同时插入到多个数据库时就不适用了。文章的下面就来讲讲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
开始前,我们先列出系统所需要的所有重要的功能。
- 产生的数据ID需是可以按时间排序的。(比如对一列图片数据的ID进行排序,可以不需要提取太多图片本身的信息)
- 理想的ID是64位的。(这样索引更小,存储也更优,像Redis)
- 系统要尽量少的引用“可变动因素”——在很少工程师的情况下还可以扩张Instagram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,我们相信简单易懂的方案。
现有的解决方案
由Web应用层生成ID
这种方案将ID的生成完全交到应用层,而不是数据库。例如,MongoDB的ObjectId,就是12字节长并且在最前面加上时间戳进行编码。另一个流行的方案是使用UUIDs。
优点:
- 每个应用线程独立生成ID,最小的降低ID生成的失败和竞争。
- 如果用时间戳作为ID的起始部分,那么ID可以按时间排序。
缺点:
- 通常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(96位或者更多)来确保ID的合理唯一性。
- 一些UUID类型完全是随机的,无法排序。
通过单独的服务产生ID
例如:Twitter的Snowflake,是一个Thrift服务,使用了Apache Zookeeper来协调各个结点并且产生64为的唯一ID。
优点:
- Snowflake的ID只有64位,是UUID的一半。
- 可以放时间戳到ID头,从而可以按时间排序。
- 分布式系统保证了系统结点不会挂掉。
缺点:
增加了复杂性,而且引入了更多的“可变动因素”(如ZooKeeper, Snowflake服务器)到系统构架中。
数据库票据(DB Ticket)服务器
利用数据库自带的自增特性来确保唯一性。Flicker采用这一方法,不过还用了两台ticket数据库(一个生成偶数,一个生成奇数)来避免单点失败。
优点:
数据库好理解,带有易预测的可扩张功能。
缺点:
- 最终会出现数据写入的瓶颈(尽管Flicker称在高扩展下没有问题)。
- 需要管理多的两台服务器(或者EC2实例)。
- 如果单独使用数据库,会出现单点失效。如果使用多个数据库,则不能保证ID可以按时间排序。
在所有这些方案中,Twitter的snowflake是最接近的,但是生成ID所需的添加复杂性又和我们的目标冲突。我们的替换方案是采用概念上相近的方法,但是带到PostgreSQL内部实现。
Instagram 的方案
我们的分片系统是由上千个“逻辑”分片组成的,由代码映射到少量的物理分片。
通过这个方法,我们一开始用少数数据库实现,慢慢扩展到更多个数据库,只需要把部分逻辑分片从一台数据库转移到另一台数据库里,不需要重新把数据重新聚合。我们用到的PostgreSQL的schema的特性可以轻松的实现计划和管理。
Schema(不要和SQL单个表的schema搞混了)是PostgreSQL里的一个逻辑分组功能。每一个PostgreSQL数据库都有好几个schema,每一个schema都有一到多个表。表名在没个schema中都是唯一的,而不是每个数据库,默认情况下,PostgreSQL会把所有数据都放在一个叫“public”的schema中。
在我们的系统中每个“逻辑”分片都是一个PostgreSQL schema, 每个分片的表(比如照片的“点赞”功能)都存在每个schema中。
我们通过使用PL/PGSQL, PostgreSQL内部的编程语言,和PostgreSQL现有的自增功能来生成ID。
每个ID都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:
1 | 41位的毫秒级时间(用于产生41年的ID) |
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:比如说现在是2011年的九月九日,我们的纪元是从2011年的一月一号开始。从新纪元开始到此有1387263000毫秒,那么我们把这个数字左移41位来填满ID的头。
id = 1387263000 <<(64 – 41)
接下来, 我们拿来我们准备把这个数据插入的分片ID;如果我们用户ID是31341, 这个分片的ID是 31341%2000 → 1341。 我们接下来把下面13为填满:
id |= 1341 << (64-41-13)
最后, 我们用所剩的自增序列(每个schema中每个表中这个序列都是唯一的)来填满的后面的位数。 假设这张表中已经有了5000个ID; 我们下一个数据就是5001,我们把它模上1024得到:
id |= (5001%1024)
我们就得到了我们的ID, 我们把这个id作为insert中的RETURNING返回给应用层。
下面是是实现以上过程的PL/PGSQL代码(这里用的schema是insta5)
1 |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insta5.next_id(OUT result bigint) AS $$ |
要生成表示执行下面的部分:
1 | CREATE TABLE insta5.our_table( |
成了!我们得到了应用中唯一的主键(还有一个好处是,ID中包含了分片ID可以用来轻松映射)。我们已经把这个方法用在产品中,并且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。
本文来自:Instagram 的分片与 ID 设计